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中職會計教學
時間:2010-11-28 00:09:54 點擊:485次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中職會計教學“活”起來
摘要: 本文從改進教法(采用自學輔導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實踐式教學法等),更新觀念(開放師生關系)等五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會計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最終讓會計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關鍵詞:職業中學、學生主體、會計教學、活起來。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受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知識為中心,以系統課堂講授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影響,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而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分數高低而忽視知識的運用。教師唱獨角戲、滿堂灌,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為學知識而學知識,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得不到應有的發揮。而職業中學的會計學科實踐性又很強,傳統的教學給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從而無法在未來的工作中靈活應用。而現實中各企業的經濟業務各不相同,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能夠依據會計準則針對不同單位的各種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進教法,熟悉會計及其教學的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在會計教學中作好角色互換,在教學這個舞臺,教師只是導演兼演員,是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而讓學生擔任主角,讓學生在會計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課堂的活力。
一、自學輔導式教學法
葉圣陶曾說:“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教師當然須教,而尤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學習,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會學”比“學會”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注重學法指導,只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技巧,具備獨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在會計專業課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會學”能力,我嘗試采用自學輔導的方式:教學時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先提出一些問題,如講述借貸記賬法時,可提出復式記賬的原理、含義、特征分別是什么……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規則怎樣等問題,并給一定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自學,此間允許學生對問題共同探討(課堂“活”起來),然后老師再以提問的方式當堂檢查自學效果并解答難點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自然地把理論知識溶入其中,使學生接受知識由被動為主動,同時鼓勵學生通過思考、遷移向老師“發難、質疑”,提出一些新問題,最后教師小結并布置思考題。不過教師應把握好過程,其主導作用也在此體現。這樣學生“會學”能力得到鍛煉,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創設情境,研討式教學法
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機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創設一種情境,采用研討式教學,和學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討論和解決教學中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例如在講到會計要素時,可以根據課程有關內容創設情境,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分別負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小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搜集、分析和整理,最后在情境中把各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每個學生都要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研究的成果,并接受教師和同學的評論,同時學習他人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課堂“活”起來)。這樣能讓每個學生很輕松很全面的學到會計要素這一知識,而且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學生覺得自己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這種參與、學習、借鑒的互動學習過程,逐步學會把創新用于實踐過程,不僅讓學生很好的學到了會計知識,同時又培養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采用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以實際或虛擬的案例為基礎進行剖析講解,并組織學生進行概括、分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會計與理財的實踐活動中。比如講到會計報表這個內容時,可以結合一些著名的公司的案例,結合該公司某段時間的資產負債表,來分析他們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長期投資等情況,甚至可以更詳細的介紹他們的銀行存款、庫存商品、待攤費用、材料物資以及無形資產等等信息,讓學生可以從這個實際案例中學到會計報表的知識。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靈活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案例教學法旨在通過典型事例的講解、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并能進入會計與理財工作的“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課堂“活”起來),使學生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這樣能促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變被動聽課為積極思考、主動實踐,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活力。
四、注重實踐式教學法
古人云:“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器”,會計專業課教學又何嘗不是這樣,教師在教室里道一千、說一萬,還不如讓學生到模擬室練習練習,學生好奇心強,模擬實習既能形象直觀地反映問題,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又能激發興趣。而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創新的動力,通過實習讓學生用自己的手、眼、腦去獲取知識,去發現問題。布魯諾曾說:“發現并不局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東西,也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取已有的知識”,其實這種發現本身就是低層次的創造力。為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嘗試從下面兩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和主體性。
(1)實物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演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實物,并與講課的內容適當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講到記賬憑證時,記賬憑證按內容可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教師應分別向學生演示實物,并示范如何填制,還要提醒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教師演示完畢,讓學生拿實物練習,這樣能使學生加深印象,達到鞏固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的目的。
(2)模擬練習教學。學校應配合會計教學需要,建立模擬實驗室,以便讓學生參與模擬練習,熟悉會計憑證的填制、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會計工作過程的流程。教師可模擬某一公司的經濟業務,給學生分配不同角色,讓學生在模擬實驗室練習各個會計工作的流程,將教材內容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由于對有關內容進行了練習,學生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從理論上升到實際,使學生不再一味被動的接受填鴨式教學,在強化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活力。
四、更新觀念,開放師生關系
開放師生關系,首先要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因為權威式的教育只能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壓力、束縛、順從盛行的地方,必然缺乏創造力,有了規矩,只成方圓。其實在會計教學過程中,自學輔導式教學、情境研討式教學、實踐式教學的前提,應是開放師生關系,師生只有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寬容、相互鼓勵的基礎上,教師不再是自我權威的維護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者、引路人時,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授課方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會計專業課教學中,學生才會在和諧的師生環境中最大程度地動腦、動手,才能突破現存的答案,大膽提問,提出自己的設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敢于提問”階段邁向“善于提問”階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不斷增強,“潛在的發現能力”得到發揮,創新意識將更強,創新思路將更廣。
總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通過親身活動,才能更好地獲取知識。所以,課堂舞臺的主角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就是沒有動感、沒有激情、沒有活力的課堂,是死水一潭。因此,會計課堂教學就應該想方設法,設計成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活動課”,讓學生參與到會計活動中來,在“動”中學、在“動”中體會和理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該營造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會計活動中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創新,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讓會計課堂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中職會計教學“活”起來
摘要: 本文從改進教法(采用自學輔導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實踐式教學法等),更新觀念(開放師生關系)等五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會計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最終讓會計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關鍵詞:職業中學、學生主體、會計教學、活起來。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受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知識為中心,以系統課堂講授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影響,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而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分數高低而忽視知識的運用。教師唱獨角戲、滿堂灌,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為學知識而學知識,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得不到應有的發揮。而職業中學的會計學科實踐性又很強,傳統的教學給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從而無法在未來的工作中靈活應用。而現實中各企業的經濟業務各不相同,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能夠依據會計準則針對不同單位的各種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進教法,熟悉會計及其教學的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在會計教學中作好角色互換,在教學這個舞臺,教師只是導演兼演員,是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而讓學生擔任主角,讓學生在會計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課堂的活力。
一、自學輔導式教學法
葉圣陶曾說:“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教師當然須教,而尤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學習,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會學”比“學會”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注重學法指導,只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技巧,具備獨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在會計專業課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會學”能力,我嘗試采用自學輔導的方式:教學時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先提出一些問題,如講述借貸記賬法時,可提出復式記賬的原理、含義、特征分別是什么……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規則怎樣等問題,并給一定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自學,此間允許學生對問題共同探討(課堂“活”起來),然后老師再以提問的方式當堂檢查自學效果并解答難點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自然地把理論知識溶入其中,使學生接受知識由被動為主動,同時鼓勵學生通過思考、遷移向老師“發難、質疑”,提出一些新問題,最后教師小結并布置思考題。不過教師應把握好過程,其主導作用也在此體現。這樣學生“會學”能力得到鍛煉,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創設情境,研討式教學法
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機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創設一種情境,采用研討式教學,和學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討論和解決教學中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例如在講到會計要素時,可以根據課程有關內容創設情境,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分別負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小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搜集、分析和整理,最后在情境中把各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來。每個學生都要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研究的成果,并接受教師和同學的評論,同時學習他人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課堂“活”起來)。這樣能讓每個學生很輕松很全面的學到會計要素這一知識,而且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學生覺得自己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這種參與、學習、借鑒的互動學習過程,逐步學會把創新用于實踐過程,不僅讓學生很好的學到了會計知識,同時又培養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采用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以實際或虛擬的案例為基礎進行剖析講解,并組織學生進行概括、分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會計與理財的實踐活動中。比如講到會計報表這個內容時,可以結合一些著名的公司的案例,結合該公司某段時間的資產負債表,來分析他們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長期投資等情況,甚至可以更詳細的介紹他們的銀行存款、庫存商品、待攤費用、材料物資以及無形資產等等信息,讓學生可以從這個實際案例中學到會計報表的知識。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靈活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案例教學法旨在通過典型事例的講解、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并能進入會計與理財工作的“現場”,充當其中的“角色”(課堂“活”起來),使學生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這樣能促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變被動聽課為積極思考、主動實踐,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活力。
四、注重實踐式教學法
古人云:“操千曲而知音,觀千劍而識器”,會計專業課教學又何嘗不是這樣,教師在教室里道一千、說一萬,還不如讓學生到模擬室練習練習,學生好奇心強,模擬實習既能形象直觀地反映問題,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又能激發興趣。而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創新的動力,通過實習讓學生用自己的手、眼、腦去獲取知識,去發現問題。布魯諾曾說:“發現并不局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東西,也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取已有的知識”,其實這種發現本身就是低層次的創造力。為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嘗試從下面兩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和主體性。
(1)實物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演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實物,并與講課的內容適當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講到記賬憑證時,記賬憑證按內容可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教師應分別向學生演示實物,并示范如何填制,還要提醒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教師演示完畢,讓學生拿實物練習,這樣能使學生加深印象,達到鞏固知識、提高動手能力的目的。
(2)模擬練習教學。學校應配合會計教學需要,建立模擬實驗室,以便讓學生參與模擬練習,熟悉會計憑證的填制、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會計工作過程的流程。教師可模擬某一公司的經濟業務,給學生分配不同角色,讓學生在模擬實驗室練習各個會計工作的流程,將教材內容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由于對有關內容進行了練習,學生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從理論上升到實際,使學生不再一味被動的接受填鴨式教學,在強化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活力。
四、更新觀念,開放師生關系
開放師生關系,首先要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因為權威式的教育只能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壓力、束縛、順從盛行的地方,必然缺乏創造力,有了規矩,只成方圓。其實在會計教學過程中,自學輔導式教學、情境研討式教學、實踐式教學的前提,應是開放師生關系,師生只有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寬容、相互鼓勵的基礎上,教師不再是自我權威的維護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者、引路人時,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授課方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會計專業課教學中,學生才會在和諧的師生環境中最大程度地動腦、動手,才能突破現存的答案,大膽提問,提出自己的設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敢于提問”階段邁向“善于提問”階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不斷增強,“潛在的發現能力”得到發揮,創新意識將更強,創新思路將更廣。
總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通過親身活動,才能更好地獲取知識。所以,課堂舞臺的主角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就是沒有動感、沒有激情、沒有活力的課堂,是死水一潭。因此,會計課堂教學就應該想方設法,設計成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活動課”,讓學生參與到會計活動中來,在“動”中學、在“動”中體會和理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該營造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會計活動中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創新,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讓會計課堂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