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發展不足,會帶來教育結構失衡和教育
時間:2011-06-10 06:38:01 點擊:567次
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 2010-07-23 11:05 來源: 中廣教育
“職業學校絕大多數學生來自社會平民階層,80%的學生是農村孩子,20%是城市孩子,僅有2%到3%的學生是干部家庭出身的孩子,追求教育公平怎能不把職業教育放到突出位置?”10月30日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為300多名地方教育局局長作報告時,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繼平表示,職業教育發展不足會帶來教育結構失衡和教育機會的短缺,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就不可能有教育公平。
報告時,王繼平引述了黃炎培先生的觀點:職業教育是生計教育,生計教育是教育的首要;職業教育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是教育的大頭。王繼平進一步解析“平民教育”即是溫家寶總理所說的“面向社會各個方面,面向各個階層,面向人人的教育”,而溫家寶總理所說的“只有把職業教育辦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為面向人人的教育”則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公平性,特別是對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職業教育是改變他們生活的重要途徑,沒有職業教育就不可能有教育公平。
去年11月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溫家寶總理指出,中央將在“十一五”期間投入100億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日前,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更是明確提出“加快發展城鄉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努力使勞動者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
王繼平說,正是因為職業教育發展不足,所以國家提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機會的短缺則不能實現“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因此,他認為教育公平體現在職業教育上的主要矛盾是:職業教育發展不足與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社會平民階層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
王繼平強調教育公平的實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如何給人民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即九年義務教育,二是如何在非義務教育階段給人民提供更多選擇教育的機會,而不是單一的選擇。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所有人都去讀普通高中,都去上大學,是不現實的。千軍萬馬過高考這條“獨木橋”的狀況造成教育結構的失衡,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更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實現。
王繼平認為,發展職業教育,與上個世紀提出的“普九攻堅”和“高校擴招”有同樣重大的意義。“普九攻堅”推動了我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實現;“高校擴招”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階段。而加快職業教育將對保證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實現教育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說:“我們國家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大軍,需要技能型人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人民受教育程度和國民素質。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提高就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需要。特別是這種教育公平,對于那些來自農村和城市低保困難家庭的孩子們來說,對于廣大農村地區富余勞動力來說,更是一種教育機會的選擇。”
因此在他看來,發展職業教育有利于經濟發展和諧,有利于政治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和諧,“大家都有選擇教育的權利,權利平等,機會均等;人人都有選擇教育機會的自由,不是強迫人們都享受一種教育、一個平臺的教育。”
他認為當前造成職業教育選擇困難還有一個原因,即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單一。現有的職業教育主要是通過學校實施的,而作為職業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業的作用卻發揮不夠、成本分擔也不夠。現在有些職業學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培養模式,學生能夠先入學后交費,邊工作邊學習,則增加了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他認為,在政府支持下,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和培養模式,是實現職業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該信息出自“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 http://www.cvae.com.cn